2015广东·韶关曲江第二届罗坑茶文化节暨乡村旅游启动仪式将于18日至20日开启,届时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将举行茶文化节暨乡村旅游启动仪式开幕式、乡村旅游项目签约仪式、茶艺表演、曲江区山歌会、青歌赛优秀节目乡镇巡演、瑶族歌舞表演、客家美食长桌宴、千人同饮罗坑茶、罗坑茶文化及风光摄影展、罗坑茶及其他特产展销会、罗坑番薯干美食节、罗坑茶乡之旅等系列活动。
罗坑镇是曲江区的生态发展镇,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土壤、气候、地理环境都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境内高山上分布着众多的古茶树,是发展茶叶产业的宝贵资源;茶文化历史悠久,从唐代开始就有种植茶叶的记载;镇内很多茶农世代种茶,发展茶叶产业的氛围较为深厚。
近年来,该镇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该镇人工种植茶园面积达7600多亩,预计2015年全年产干茶255吨,茶叶总产值9200多万元。全镇共有茶叶龙头企业3家,小型茶叶加工厂21家,注册品牌有“雪花岩”“猴采红”“罗坑”“果香蜜韵”“船底顶”等,3500多人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占全镇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茶农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2013年,该镇被评为广东省茶叶专业镇,2015年被评为“广东十大茶乡”,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带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夯实产业基础提高品质
罗坑镇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实现罗坑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为做到科学发展,该镇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罗坑镇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6)》,提出了要把罗坑茶打造成为全市首名、全省著名、全国知名的地区品牌的目标。
在规划引领下,罗坑积极培育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罗坑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茶叶产业以及相关行业,先后创建了“雪花岩”“猴采红”等知名茶叶企业,还引导本地茶农创办小型茶叶企业或茶叶合作社。 2014年,罗坑茶行业协会成立,充分发挥协会对行业的协调、服务和监督职能,促进罗坑茶产业的有序发展。目前,全镇共有茶叶龙头企业3家,分别是“雪花岩”、“猴采红”、罗坑生态有机茶厂,其中猴采红茶在今年获得“广东十大名茶”称号,“雪花岩”产品先后获广东省第十届名优茶质量竞赛特等奖和第十一届中茶杯特等奖。
罗坑加强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质量检测所等科研单位合作,持续提高罗坑茶品质,并先后开发出了杏仁香、蒋公茶、禅茶、绿茶等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邀请质监、食药监以及韶关市消委会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罗坑茶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稀土含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建设无公害高标准示范茶园,提高茶青品质;鼓励企业申请QS认证以及有机食品认证。此外,罗坑镇还协调罗坑自然保护区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古茶树普查工作,为罗坑古茶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省农科院茶科所合作开展罗坑茶品种选育工作,推动罗坑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借力“互联网+”打响品牌
今年4月,罗坑举办了首届采茶技能比赛,推动罗坑镇采茶技术标准化,营造发展茶叶产业的良好氛围。今年8月,该镇联合广东十大茶乡组委会开展了“广东十大茶乡”巡礼系列活动,分别是“走进罗坑”“罗坑镇入选广东十大茶乡新闻发布会”“首届罗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进一步扩大了罗坑茶在全省的知名度。
在充分利用节庆活动以及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的同时,罗坑还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先后开通了“罗坑微生活”“罗坑生态小镇”等微信公众号,共推送与茶叶产业发展有关的微信35条。今年国庆节前,该镇两个微信平台连续推出《这个国庆,你是挤在景区哭,还是在罗坑笑?》、《罗坑那么美,何必去远方》等文章,国庆节期间来罗坑进行“茶乡之旅”的游客就达2万多人次。
今年,罗坑镇还成功向省科技厅申报专业镇产业升级项目资金100万元,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质量测试分析研究所、广州神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建设茶叶技术、茶叶质量检测、茶叶电子商务、茶文化生态旅游、培训中心5个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向省科技厅申报罗坑茶专业镇创新能力培育与创新环境建设项目资金,将成立罗坑镇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完善茶叶创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茶叶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推动罗坑茶产业全面升级。
依托“茶乡”培育新增长点
罗坑镇紧紧抓住“茶乡”的特点,结合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与茶有关的生态休闲游和乡村旅游,挖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雪花岩茶园度假村、仙塘茶农民宿村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会有效带动全镇茶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茶园观光、参观茶叶生产线、采茶比赛、手工制茶等活动让游客们乐在其中,充分感受到浓厚的茶乡氛围。
罗坑镇适时提出,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把罗坑打造成为韶关市乃至全省的乡村旅游示范乡镇,使罗坑成为我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人们休闲度假、亲子游、自驾游的重要目的地,使乡村旅游成为推动罗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全镇三分之一以上劳动力从事乡村旅游行业,旅游及相关行业产值达到全镇社会生产总值的30%以上。
为此,罗坑加快推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罗坑云天水寨温泉度假村项目尽快动工兴建,使之成为带动罗坑旅游的又一龙头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引进广州神农公司成立罗坑船山生态旅游公司,充分发挥该公司在开拓广州以及珠三角客源方面的优势,把罗坑推向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罗坑镇还将在新塘村推广种植500亩油菜花,县道317线沿线种植油桐花,在中心坝村推广种植200亩莲花,实现3月赏油菜花、5月赏油桐花、6—8月观赏荷花,打造油菜花海、荷塘月色、幸福茶田、雨落桐花等景观,致力打造“美丽罗坑”,丰富罗坑乡村旅游的内涵。
链接
“猴采红”传说闻来久
挖掘古茶树文化成就岭南茶业新品牌
曲江山水闻来久,“猴采红”传说也流传至今。
韶州府西南一百里许,大山深处,镇曰罗坑。万丈雄峰梅花岭峙立其东,花繁似海,美不胜收。有一奇峰,望似灵猴,故名“猴寨峰”,乃瑶汉两族之世代桃源。
相传猴寨峰下,一对夫妇隐居于此,礼佛茹斋,善待生灵。只采得峭壁岩茶,清淡度日,年复一年。梅花仙子感念其怀,化作灵猴陪伴左右,攀岩采茶。光阴如梭,岁月暂老,老者叹曰:愿得良茶美种,天下共享。灵猴心领神会,灵掌一挥,撒出茶籽幻变出漫山遍野的山茶树。
老者顿愕欢喜,俯身三叩首。只见金光雾闪,灵猴一个跟斗,转幻成一簇梅花消失天外。故此人们称此茶为“猴采茶”。此茶清热消暑、滋润回甘、汤色红亮,一时名动韶城,争相竞价。有一富商张百万,为年年得此神茶,竟将爱女嫁与老者儿子,一分嫁妆不要,只要两担“猴采茶”。自此,民间流行此茶作为聘礼,称为“厚彩红”,以图吉利。
又过经年,老者之孙长大学成,年仅十六便进京求取功名。考官见其神清气朗,过目不忘,便问其故。少年答曰:吾日啖猴采岩茶,提神熟寐,事半功倍。考官祖居岭南,嗜茶如命,一试抚掌:此茶猴采,文章好彩!此茶当名“好彩红”,少年果得殿试功名!后人为了感恩灵猴带来的“好运”,便将“猴采茶”改称为“猴采红”。
“猴采红”源远流长。广东韶关猴采红茶业公司将生产基地设于“广东十大茶乡”曲江罗坑镇,公司生产的“猴采红”牌红茶也荣登“广东十大名茶”榜首。
该公司以追求产品品质为宗旨,专业生产岭南天然有机红茶。制茶鲜叶源于广东罗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猴寨峰、梅花顶、蒋公山、花蕉岩、天堂顶等30余座千米以上的高山上,这里的生态环境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有机质及各种微量元素丰富。优越的自然与地理环境,使区域内仍然分布着大量的千年古茶树,成为中国茶叶瑰宝。
为传承韶州千年的茶文化,“猴采红”公司凭借得天独厚的原始生态条件,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天然古茶树资源,注入重资保护和发展当地原生茶种的培育及规模种植,并投资建造了环境优美的现代标准化厂房,引进先进生产设备进行红茶生产加工。企业现已通过QS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
在制茶工艺上,该公司结合传统古法和现代先进工艺,精益求精,研制和生产出猴采红牌系列产品。其中,被誉为“世界一绝”的“蟠桃杏仁香”最为珍稀,还有被业界推崇为“岭南美人”的“古树神韵”“古树雅韵”“古树古韵”天然芬芳古树茶,以及获大众赞许的“山韵”“岩韵”“红韵”“香茗”等原生态高山红茶,均符合《韶州府志》记载传统罗坑茶“色红味醇、经宿不变、功专消暑”的特性。如今,“猴采红”牌红茶已经成为岭南茶业新品牌,广东茶叶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