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年的第一天,罗坑镇下沙村靠近潭江边的500多亩稻田里,醒狮起舞,春牛欢跳,身穿传统乡村姑娘衣服的村姑打了长鼓,跳起绣花舞;村里上了年纪的阿叔在稻田里举办传统的拜冬仪式;几百名游客手捧五谷种子,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村民身穿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衣服,重现大集体生产队上工的场景。罗坑镇下沙村首届共享田园农夫节暨冬种仪式以独有的乡村、田野韵味拉开了冬种仪式。
复原拜冬仪式,游客现场当“地主”
首届共享田园以下沙村500亩稻田为核心,其中有20亩种植花海景观、30亩种植蔬菜景观。其它田地则由村民种植以生菜、菜心为主的冬令蔬菜,提供给都市人做共享田园。
1月1日上午,罗坑首届共享田园农夫节暨冬种仪式举办了开幕式。副区长周传艳,区农林局局长袁朝护,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欧格郎,区旅游局副局长林文英,镇人大主席陈文胜,镇委副书记、镇长汤美合,镇委副书记林靖,镇委副书记彭晓辉,镇党委委员梁桥新,镇副镇长陈学宏,镇副镇长林光利,以及新会区旅游协会秘书长冯植和,和来自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上百名游客参加了开幕式。
当地村姑一曲庆祝着丰收喜悦的《长鼓舞》拉开了活动序幕。现场表演的醒狮也按照传统习俗,采青时采“生菜”,寓意“生财”的意思。最受游客喜爱的还是舞牛表演,当舞牛演员舞着两头牛出现时,现场立即爆发出热烈掌声。后面跟着两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犁田师傅更是逗乐了游客。
村里的姑娘还穿上蔬菜制作成的衣服,在舞台上走起了蔬菜时装秀,宣扬乡村生活,倡导绿色生态。
现场还举行了传统的拜冬仪式,田野上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苹果、玉米、花生与五谷、糍粑。几名当地的老农户,穿上传统的衣服,进行祭祀仪式。然后将糍粑沾上竹杆举起来,意思是让鸟吃糍粑,吃饱后不要吃冬种的种子,确保冬种丰收。
仪式结束后,现场还举行了农夫犁田表演与游客播种活动。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地扶犁耕田,当一回都市农夫。下沙村也复原了大集体生产队出工的场景。队长敲着铜锣在前面,后面跟着穿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衣服的村民,大家一起到稻田里翻地。更多游客拿着种子,跟着社员一起播种,播下冬种的喜悦、丰收的祈盼。
推出共享田园,发展乡村旅游
罗坑镇镇长汤美合在致辞中谈到,罗坑镇素有“侨乡”之称,罗坑镇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借力当今互联网催生的共享经济模式,通过共享田园农夫节,挖掘罗坑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古迹,整合优化全镇的旅游资源,推出全镇旅游特色线路,盘活冬季闲置土地,带动乡村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形成“旅游+农业”经济模式。
在今后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罗坑将打造乡村体验游路线图,把休闲农庄、乡村主体庄园、精品乡村、特色农产品、华侨古村等美景、美食串联起来,让更多市民和游客来到“无处不田园,无处不风情”的罗坑镇旅游度假。通过“旅游+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多产化发展,为城市居民休闲营造空间,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带动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村旅游的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民宿度假消费。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乡村民宿。加快推进镇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编制《罗坑镇全域旅游规划》,以此指导全镇旅游项目建设。
当天,来自珠三角的20多个家庭成为了下沙村的首批“地主”承包了3分地,其中多名代表上台签约。
共享田园土地承包的市民可以带着孩子来到菜地里种菜、播种、松土、施肥、浇灌,做一名都市农夫。城里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面积的大小与蔬菜种植品种,并选择周六日去种菜、浇水、施肥、采摘,平时则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如果自己没有时间,也可以委托工作人员管理,青菜种好的时候可以开车去采摘,也可以由技术人员采摘好快递给承包家庭,让城市家庭拥有自己的绿色生态菜篮子。同时,还可以让孩子真正体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成为江门旅游中转站
乡村旅游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给了游客审美体验、娱乐体验、逃避体验、教育体验。
在今后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罗坑镇将加快推进镇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编制《罗坑镇全域旅游规划》,以此指导全镇旅游项目建设。通过“旅游+农业”的模式解决传统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
据介绍,互联网催生共享经济,共享农庄已经开始流行,家庭的家长和孩子化身“农夫”,体验田园里的农耕文化。共享农场通过走标准化有机种植的路线,有了会员的见证,产品质量有目共睹。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不仅卖农产品可以赚钱,还能发挥其附加价值,旅游、度假、休闲、加工、配送、餐厅等都可囊括其中。欧美很多共享农场都与学校合作,推出亲子科普教育。
江门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郁,拥有台山上下川岛、开平碉楼、恩平温泉、新会小鸟天堂等系列一级旅游资源与品牌景区,但是缺少一个旅游集散地与中转站,罗坑刚好处于各大旅游板块的核心,通过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共享田园旅游的发展,成为江门旅游的中转站与集散地。